直資聚賢|搭建樓臺 引領學生登高望遠
今年是筆者在教育界工作的第23年,一路走來,始終認為教育是人文素質培養最重要的環節,是人們創造力和良好價值觀的源頭。慕光作為一間直資中學,就要盡最大努力和資源,為學生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
今年是筆者在教育界工作的第23年,一路走來,始終認為教育是人文素質培養最重要的環節,是人們創造力和良好價值觀的源頭。慕光作為一間直資中學,就要盡最大努力和資源,為學生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
時代瞬息萬變,香港中小學課程亦隨地區與全球環境變化而調整。因應課時桎梏及各學習領域的需求,教育局積極推動課室以外的學習經歷,透過實踐和探索開啟學習的新疆界。讓學生能掌握多元技能、學習課外知識及了解國家及世界的最新發展等等。
筆者剛於12月在本專欄分享學校如何透過課程發展以延續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究精神,今天將詳談一個已發展二十年的校本課程—生物科技科。
執筆之時2023-24學年已踏入下半年,這學年是學校疫情後完整復常的一年,疫情的三年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個人成長和社群發展都產生一些延後或障礙,因此各學校在這學年都很努力地為學生籌劃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學生和老師都忙得不可開支,這時學生如有自主學習的動機、態度和能力,相信一定能事半功倍。推動「自主學習」是不少學校近十多年關注發展的事項,可參考的理論和策略都不少,而根據OECD學習指南2030提出(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學生是要成為Student Agency, 意思是成為掌管自已學習的人,另一方面也要與人共同學習(Co agency),以致能夠面對充滿變化和挑戰的生活,為自已和社群謀福祉。
教育是打開幸福大門的重要鑰匙之一。幫助孩子在認知、技能和價值觀等各方面全人發展,實現幸福人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倡議的「學習羅盤2030」,為全球教育提供指導框架,鼓勵教育界關注孩子在認知能力、社交與情感、人際關係和文化意識上的整全發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成為積極的公民,實踐個人的成就。至於如何讓學生自覺追求全面的成長,從而擁抱幸福呢?
在校內,每一個人都是被愛、被尊重,彼此互相信任 啓思中學Stephen Hindes校長 在新學年度轉職至啓思中學之前,我已聽聞啓思三校教育機構(啓思小學附屬幼稚園、啓思小學和啓思中學)對本地教育的貢獻。在我接受聘請和啓導的過程中,我探索了這三校的學習理念,都是先進而富前瞻性的,且能互相銜接,是一個共同實踐融匯中西文化教育精粹的團體。通過聆聽「啓思人」的聲音和了解其獨特的文化,我慢慢融入了啓思的美好校園生活。
當大家談及STEM,都會想起機器人、編程等,也常提及STEM一定要hands-on(親身動手做)。筆者也贊同體驗式學習的重要性,但minds-on(動腦)也同樣重要,創意需心思,創作更要有意義。透過STEM教育,學校能成爲培育學生創意的好土壤,讓其思考更寬廣,走得更遠。
“I wanted to study Medicine because in Form 4, I took Biology, and the chapters on human anatomy intrigued me. Additionally, I love helping other people, and I wanted to relate it to my interest in Biology and Chemistry, so I chose the field of Medicine. Furthermore, it is very rare to se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Medical Field. I enjoy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body, so Medicine was the most suitable field I could find for myself.” 「他」是一位來自印度德里的少數族裔學生,他心懷著改變未來的渴望,以及綻放他人生命的願景。他深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但知識是否足以改變一個固守著不變制度的世界。地利亞吉利徑成為他追尋夢想的新起點,一個跳脫傳統束縛的地方⋯⋯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出現在社會上掀起了很多討論;最常聽到的是人工智能會否取代人類,或至少取代了社會上很多工作。我在這裡並非探討科技論理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孩子將帶領社會走過二十一世紀,他們必須認識科技,進而善用科技,改善人類生活。
「讀書不患多」!放置現代社會中,知識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無論是在求職競爭中,還是在個人成長中,讀萬卷書都是一種必要的手段。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天賦、社會地位層次和能力距離是存在的。通過讀書,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思想,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擺脫愚昧無知。能更好地理解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區別並能夠保持善良,為社會的發展出一份力。此外,要想逐漸縮小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層次和能力距離,就需要通過學習來增益自己。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於11月舉辦了一年一度的開放日,吸引近4000位來賓參與。校長黃菱茵表示,李國寶中學秉持全人教育,校風關愛純樸,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組成中,八成是華語學生,兩成是非華語學生,營造一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化校園,讓學生在多元種族、豐富的英語環境學習,與不同國籍的同學和睦相處。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於2002年由李宗德博士創立,李博士於培育稚子的抱負,源起至他多元而豐富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