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人語

在香港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黃金蓮 聯合國分別於1998年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會議及2002年約翰尼斯堡地球高峰會中,確認教育是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方向,並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訂立了教育願景——「讓所有人更了解自身面對的各種世界性問題如何影響下一代,如貧窮、過度消費、環境破壞、城市衰落、人口增長、衛生、衝突及人權等,讓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複雜性和關係」。

在香港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閱讀全文 »

參觀深圳華為有感

林建華博士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政府扣押待查及引渡往美國受審, 事件被視為對華為的打擊及拖慢中國科技發展的陰謀, 這事件已引起中加兩國外交及政治風波, 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2025中國製造發展策略的一項打擊。 回想早前有機會前往深圳坂田華為「企業業務行業解決方案展覽廳 」及企業園區參觀時所始料不及的, 参觀活動由華為香港企業業務部安排,參觀過程中讓我們大開眼界。

參觀深圳華為有感 閱讀全文 »

談資訊素養教育

徐區懿華 文字訊息的可信性 聖誕假期前,各大報章報導,非洲豬瘟傳到珠海,有豬隻受感染並死亡。經查看各報章報導,確認可信性高,遂轉發家人提醒他們留意。老媽回了我一句:「是真消息嗎?」我心樂透了,她懂得過濾收到的消息。事實上我亦無法百份百確定訊息是否可信,只能把各報章的報導轉給她。但報章誤報以致謠言傳播,也不是從未發生的情況。

談資訊素養教育 閱讀全文 »

道德勇氣

鄭建德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慨歎說:「我感到好奇:身體的勇氣應該在世界上很普遍,而道德勇氣卻如此的罕見。」當我在媒體上看到年青人在做極限運動,飛簷走壁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身體上的勇氣;可是當我看見他們在做道德抉擇時噤聲,又或是隨夥,則驚訝馬克吐溫的觀察是如此真實。

道德勇氣 閱讀全文 »

憑詩寄意

招祥麒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經歷最久、遺存最豐富的寶庫之一,位處東西交匯的樞紐,也是重要的佛教聖地。聞名世界的莫高窟經歷了十個朝代的發展,構織成一部跨越千多年的浩大史詩!

憑詩寄意 閱讀全文 »

淺談創建未來的學習場境

陳偉佳博士 所謂學習場景不單是指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急速發展的年代,更著重的它是一種外化能力及空間發展文化,一種在資訊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教育文化;也包括在交通發達的今天,城際間的協同機遇。而善用這種文化及機遇而優化及放大學習場景,學校和教育機構需要持續性全面發展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領導;這需要在運營文化中進行系統性變革。只有通過確保教育領導力積極並創新以面向未來,才能實現具前瞻性的變革。

淺談創建未來的學習場境 閱讀全文 »

快樂學習 心態致勝

黃桂玲      香港直資學校議會在本年十一月十日舉辦了「香港直資學校聯展2018」聯展,那天有四十多間直資學校到場設置了學校介紹的攤位,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努力介紹學校,家長積極地查詢,家長們為著子女升學都費盡心神。除了學校展覽,當天大會還舉辦了多場的講座及專題討論,每場都座無虛席,無論講者或聽者都流露了對教育的期盼和關心。

快樂學習 心態致勝 閱讀全文 »

敦煌教育資源

關穎斌 筆者參加了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敦煌文化教育考察團,獲益良多。敦煌地處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道,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樞紐,是世界文明的交匯之地,因此中國歷史、地理和人文的教育資源甚豐。

敦煌教育資源 閱讀全文 »

父母為子女覓校

羅慶琮 孩子長大過程中,做父母的最頭痛的其中一項,就是為子女找學校。家長往往覺得過程中,他們是被動的,學校是主動的,子女的前途取決於他們能否進入心儀的學校,而所謂心儀的學校是公眾一般認可的名校。

父母為子女覓校 閱讀全文 »

朗誦訓練(下)

招祥麒 上星期討論朗誦「個人訓練」的要點,接下來談「集體訓練」: 以誦材為教材 能被選作比賽的誦材,一般都是好的作品,足可視之為語文教材。既是教材,教師便須「備課」,務求掌握誦材細微之處。

朗誦訓練(下) 閱讀全文 »

朗誦訓練(上)

招祥麒 每年一度的校際朗誦節報名期已結束,負責訓練的老師正忙過不了,都為十一月中開鑼的比賽爭取更好成績而努力。究竟訓練朗誦有甚麼秘訣?怎樣才能出奇制勝?以下先談「個人訓練」的要點:

朗誦訓練(上)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