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人語

德育及公民教育

盧偉成         教育局提出學校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時,應首要培育學生的「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關愛」和「誠信」共七項價值觀。筆者十分重視中華文化,因此,在建構「德育及公民教育」之校本課程時,引入合適之中華文言古訓來闡述各項價值觀。

德育及公民教育 閱讀全文 »

校本管理失效?

林建華 「校本管理」於2005年1月1號正式實施,教育局要求所有資助學校於2011年7月1日前正式成立獨立法團校董會,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人數可達全部校董人數60%)、 校長及教員校董、家長校董、 校友校董、獨立校董; 法團校董會負責學校管理、確保學校實踐辦學抱負及使命、監督學校財政及人力資源運用、制定學校各種規劃、並促進學校的未來發展與及自我完善。

校本管理失效? 閱讀全文 »

專業領導與行政主導

鄭建德 最近教育局行政部門提出官津校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提早放榜,我作為直資學校的一員,好像提出甚麼反對理由都予人捍衛自身利益的負面印象;然而,作為教育專業的一員,我又不吐不快,以免社會人士誤解這是不同資助模式學校之間爭逐利益,也不願見教育局行政部門借機以行政主導凌駕教育專業領導。

專業領導與行政主導 閱讀全文 »

提早公佈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雜談

陳偉佳 近日教育局研究提早公佈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引起教育界及家長熱議。當中有言論認為直資學校可以提早公佈收生結果,是對公營學校不公平云云。審諸於歷史,此做法並非直資學校的要求或制度傾斜造成,而是設計直資制度時,大部分直資學校,除個別前買位私校以「不選不派」原則派位外,均不能參加中央派位,必須自行收生,讓直資學校提早放榜取錄學生,是在這前提之下的平衡機制。

提早公佈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雜談 閱讀全文 »

功課的意義

盧偉成 每談到功課,便聯想起「抄寫」、「沒趣」和「疲累」──難怪這麼多家長如此反對學校給予孩子功課。 然而,有過百項學術研究指出,功課的確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學習。

功課的意義 閱讀全文 »

調整升中派位 應「以終為始」

徐區懿華 上周教育局於中學學位分配組會議上提出調整「升中派位安排」,以回應家長希望「預早知悉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結果」的訴求。筆者閱畢近日大部份傳媒的報導,除了一些早已知悉有關安排的議會及家長代表,其他校長及一般家長大多都對有關建議有保留。如果這個建議是絕佳的選擇,相信不會有這麼多分歧的擔心及回響。

調整升中派位 應「以終為始」 閱讀全文 »

校園欺凌

徐區懿華 水浸書包事件   家欣和美婷的坐位非常靠近,二人非常要好,出雙入對。近日卻因小事吵了大架,互不瞅睬。美婷一想起家欣哪副冰冷的嘴臉,便會無明火起。為了洩憤,小息時趁着家欣不在座位時,把一瓶水倒進家欣的書包裡。家欣非常憤怒,把美婷的書簿文具全掃跌在地上,並去跟老師報告。

校園欺凌 閱讀全文 »

己亥春聯與詠豕詩

招祥麒 我習慣在農曆新年撰寫春聯,在學校的楹柱和家門張貼;今年也不例外,我以「己亥」二字嵌入寫成一副「鶴頂格」的對聯,聯曰:「己土居中新籌繼勝;亥年算永益壽延禧」。「己」,在五行中屬「土」,五行相生之順序為「木火土金水」,「土」處「中央」位置;居中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己亥春聯與詠豕詩 閱讀全文 »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譚張潔凝 (續上文)自制力要從小培養。堅強的意志不能靠衝動,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培養。平常的學習、工作、處事、待人等種種繁瑣小事都是鍛鍊意志的好機會。放學回家不馬上做功課,拖拖拉拉;一覺醒來明明返學時間已到卻還是賴床不起;做事不是馬上行動,說幹就幹,在日常種種小考驗面前總是疲疲沓沓,未戰先敗,怕苦畏難,逐漸養成軟弱認輸的性格,甚至愛找藉口、委過於人,長大後到社會工作,面對的困難和責任,這種性格能承擔嗎?恐怕對個人、對家庭都沒有好處。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閱讀全文 »

培養年青人科學素養

陳偉佳 隨着資訊科技蓬勃發展,STEM(科學 Science 、科技 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成為全球教育發展大趨勢,裝備新一代應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挑戰和機遇。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現正推行的「教育2030」大型國際計劃,其中特別指出計算素養、數碼素養及大數據素養是未來世代應有的基本素養,故此推行科學教育絕對是刻不容緩。

培養年青人科學素養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