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聚賢|家校同心築成長 攜手培育創未來

直資聚賢 家校同心築成長 攜手培育創未來 00001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以「家校同行」為核心理念,打破傳統教育框架,透過多元互動模式將家長轉化為教育夥伴。學校推行「開門政策」增加透明度,每日更新社交平台外,更設計系列沉浸式活動,鼓勵家長走進校園,深度參與孩子的學習日常,與師生建立深厚情誼,共同編織孩子童年美好回憶。

開放校園,家長成教育夥伴

校方突破性地將家長納入教育生態鏈,打破傳統家校界限,家長不僅能參與家長學堂,實踐終身學習,更可擔任義工,協助學校各項活動。例如年度運動會上,家長不但支援前線及後勤工作,更能參與壓軸「親子接力賽」,與孩子並肩衝刺,創造專屬的熱血回憶。而「家長學堂」推出多元化工作坊,如「酒釀工作坊」傳遞傳統工藝智慧、「24節氣金箔畫工作坊」融合藝術與文化、「景泰藍飾物製作工作坊」鍛煉鑑賞美與創作美的能力。工作坊後,家長更可與孩子共享小息時光,在校園角落暢談創作點滴,拉近親子距離。學校亦定期舉辦家長講座,主題涵蓋廣泛,助家長將理論轉化為日常實踐,與教育團隊形成合力。

閱讀為盟,家長學生共成長

「親職悅讀同盟會」透過共讀教育專書凝聚育兒共識,家長在讀書會中交流實戰經驗,建立支持網絡。 每年「校長家長茶聚」以輕鬆茶敘促進理念溝通;而「小一生活營」更創新設計營火晚會,家長與孩子一起唱歌、分享故事,以慶典方式見證子女首次獨立在校過夜的成長里程碑。新生家長以義工身份入校協助,使孩子在初入學時段獲得情感支持,加速投入校園生活。

擁抱自然,親子默契顯溫情

家教會舉辦的「大自然教室」每年吸引眾多家庭參與。家長與孩子遠離城市喧擾,深入山水之間,透過生態探索、定向任務等活動,體驗「角色互換」的趣味。孩子化身小導師,帶領父母認識自然奧秘;家長則從旁觀察孩子的領導潛能,在互動中培養默契。又例如「親子龍舟體驗」,讓家庭在團隊划槳中感受合作精神,家長笑言:「是孩子教會我們堅持的意義。」

以愛為軸,構築教育共同體

嶺南同小引用《聖經》「愛心是聯絡全德的」為精神基石,從工作坊到運動賽場,將課室延伸至營火晚會到山水之間,每一場活動都蘊含教育巧思:讓家長在參與中理解學校理念,讓孩子在陪伴中感受愛與安全感,使教育成為雙向成長的旅程。學校將持續拓展合作形式,邀請更多家長化身「蒙召同行者」。正如讀書會家長回饋:「我們不再是旁觀者,我們是見證者,更是和孩子共同書寫成長故事的作者。」這種以愛為軸心的教育模式,不僅讓學習突破課室框架,更讓親子關係在校園土壤中紮根茁壯,構築兼具文化底蘊與情感厚度的成長支援網。

作者: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吳曉靈校長

原文網址: 直資聚賢|家校同心築成長 攜手培育創未來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30038

Scroll to Top